高振海,男,满族,1973年2月生,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秘书长和吉林省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分会秘书长。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汽车工程》及《中国机械工程》等多个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担任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Vehicle Technologies and Integration的执行主席、2012 国际汽车工程师大会学生与青年工程师论坛执行主席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论坛执行主席。2001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7年入选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优选资助计划,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是驾驶员操纵行为及面向安全、舒适和宜人性的的汽车人性化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近五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围绕着驾驶员认知负荷、自适应人机交互设计及辅助驾驶系统等汽车主被动安全性研究,相继承担了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及横向协作项目共计十余项。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和IEEE等国际著名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2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标题 | 专利类型 | 专利状态 | 申请号 | 申请日 | 申请人 | 发明人 |
---|---|---|---|---|---|---|
一种自动驾驶冗余控制系统 | 发明 | 审中 | CN202111550051.8 | 2021-12-17 | 吉林大学 | 陈国迎; 郑修磊; 赵选铭; 高振海; 姚军 |
车辆弯道行驶时晕动症估计方法 | 发明 | 审中 | CN202110555981.6 | 2021-05-21 | 吉林大学 | 金励辛; 高振海; 高菲 |
一种基于轨迹预测的冰雪环境无人驾驶车辆一体化滚动决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发明 | 有效 | CN202110345664.1 | 2021-03-31 | 吉林大学 | 戴启坤; 郭洪艳; 刘俊; 陈虹; 高振海; 胡云峰; 许芳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纯电动车续驶里程估计方法 | 发明 | 审中 | CN202110167243.4 | 2021-02-07 | 吉林大学 | 高振海; 牛万发; 陈思言; 付振; 梁小明; 彭凯; 刘相超; 温文昊 |
一种基于混合A*算法的两段式自主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 发明 | 审中 | CN202011594837.5 | 2020-12-29 | 吉林大学 | 张瑶港; 陈国迎; 高振海; 高正; 姚军 |
基于ACT-R的自动驾驶预测节能认知模型的构建方法 | 发明 | 有效 | CN202011531429.5 | 2020-12-22 | 吉林大学 | 吕颖; 李骏; 高振海 |
一种结构化道路下关键障碍物筛选方法 | 发明 | 有效 | CN202011220296.X | 2020-11-05 | 吉林大学 | 刘俊; 郭洪艳; 高振海; 胡云峰; 戴启坤; 梁德宝 |
基于RBF神经网络人机性能感知评价预测方法及系统 | 发明 | 审中 | CN202010744563.7 | 2020-07-29 | 吉林大学 | 宋学伟; 丁淳; 奚昆; 高振海; 胡宏宇; 高菲; 李明月 |
一种基于驾驶员风格的直行跟车安全距离预警方法 | 发明 | 有效 | CN202010727559.X | 2020-07-27 | 吉林大学 | 郭洪艳; 张永达; 赵小明; 赵伟; 孟庆瑜; 陈虹; 高振海; 胡云峰 |
一种体现驾驶员个性化行为的车道变换方法 | 发明 | 有效 | CN202010668491.2 | 2020-07-13 | 吉林大学 | 高振海; 朱乃宣; 高菲; 赵伟光; 盛愈欢 |